颜值变产值:山东生态项目签约225万元的背后
在中国的新一轮生态文明建设中,山东省淄博市的一个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成为了焦点。近日,山东省首单社会资本培育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的签约仪式在淄博市淄川区隆重举行。这一项目不仅展示了生态美与经济价值的紧密结合,更标志着水土保持治理的成功实践。
签约仪式上,山东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向山东乐教教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了为期三年的旅游研学经营权,交易金额高达225万元。这一创举甚至被业内人士视为水土保持生态产品市场化的开启,彰显了社会资本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水土保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山东乐教教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荣继东表示,水利部门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把治理后形成的优良自然环境等资源以生态产品的形式对社会企业开放交易,对于我们企业来说是宝贵的资源。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也为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
回溯这一项目的良好开端,淄川区的生态环境曾因上世纪末大规模开采山石而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为了恢复生态,淄川区的政府和水利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采取了包括流转废弃矿坑荒山在内的系列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状态。
山东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3年以来,累计投资约1.7亿元,实施了多项水土保持和治理措施。通过建设水土保持林、土地复垦以及新建蓄水池,该公司完成了1200亩的石坎梯田,种植了经济林10万株、水保林8万株。这些努力不仅有效提升了区域的生态环境,也提升了水土保持产品的供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黛青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利用当地富硒土壤的优势,发展了北方规模蕞大、品种蕞全的富硒软籽石榴产业园,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此外,结合研学、团建和农民培训等多方面的需求,公司努力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建设了多功能厅及自然田园亲子营地,真正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山东省水利厅将黛青山小流域纳入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试点项目。这为地区的发展和各类产业项目的引入创造了丰厚的土壤,也标志着山东省在生态治理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这一生态价值转化的过程中,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土保持所作为技术支撑方,参与了整个生态产品的核算工作。他们对黛青山的生态产品进行了全面评估,得出的总价值约为333.59万元。基于当前的经营情况和未来的预期收益,项目决定每年的参考价为75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结合不仅是环保理念的落实,更是经济创新的体现。此次签约项目的成功体现了社会资本在生态建设中的潜力,这也为其他地区在生态治理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颜值变产值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收益。扶持生态环境、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将会是未来生态治理的主旋律。而山东省淄博市的这个项目,无疑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