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列一等从跟跑到领跑什么是“淄博速度”?淄博缘何四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流金似火的六月,淄博再传喜讯。继在山东省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列一等之后,淄博又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成功入围“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获得的督查激励为:2022年优先支持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有关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优先支持建设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这已经是淄博第四次获得国务院该项督查激励。能接连获得国家荣誉,这绝非偶然,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淄博在“新”与“旧”之下,蹚出了有特色的“转换”之路。
从“旧”到“新”产业优势加速形成
对于淄博而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该不该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快做、做好的“必答题”。沿着这个方向,淄博坚定围绕优化技术工艺、产品体系、产品质量、产业链条、经济效益的“五个优化”进行产业赋能,坚决关停“散乱污”企业,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在巧媳妇食品集团生产车间,智能化的生产线年开始升级之路,投入了1.3亿元实施了10万吨/年高档调味料项目,使得传统生产方式跃升为智能化。据董事长介绍:由于企业实现生产全链条的监测、管控与追溯,产品优良率由78%上升至95%;每条灌装生产线人,人员成本降低至原有的四分之一,灌装速度提升3.6倍,从原来的5000瓶/小时提升至18000瓶/小时,人效提升16倍。
这样的传统产业在淄博还有上千家,通过“五个优化”,实现了强势突围。尤其在机械、建材、纺织、医药等传统产业更是进行了全链条改造,分行业制定具体扶持政策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就是“强筋壮骨”
在淄博美林公司IGBT生产车间内,工人正用显微镜检测产品焊接质量。作为一家生产半导体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它与台湾强茂集团合作实施的IGBT电子产业园项目正在用3至5年时间,把企业打造成营业额超过“十亿”级规模的企业。
IGBT的耀眼,不仅属于电子产业,更代表着淄博“四强”产业的异军突起。“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为引领,淄博深入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和分行业行动计划,推动新兴产业弯道超车。
生物医药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氟硅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新医药等7个产业集群列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东岳氟硅、瑞阳制药、齐翔腾达等13家企业列入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一化独大”局面正在改变,创新驱动、高端高质、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3%,“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8.9%。
从“追”到“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今年3月,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了《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报告从创新资源、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创新环境5个方面24个指标,对全省及16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淄博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超过100%的成绩位列头部梯队第三名,成为山东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淄博在科技上不断耕耘的回报。近年来,淄博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勇于突破国外核心技术垄断,从技术“跟跑”变为“领跑”。
近年来,淄博全面推进“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业创新载体链条建设,设立淄博产研创投母基金,成立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布局科学城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类项目,加快构建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137所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淄建立校地校企新型研发机构241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到400余家。科技创业也让淄博的高新技术企业“遍地开花”。通过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培育”工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1027家、1379家。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高端人才资源加速汇聚。淄博坚持以政策创新引领人才集聚发展,广揽“城市合伙人”,先后发布“人才金政37条”“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等支持政策,建立623人高层次人才引进目标库和296人重点人才培养库,成立10亿元的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构建“企业+项目+人才”金融评价体系,加速推动创新创业步伐。
从“点”到“面”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吉利新能源高端商用车项目,于2020年1月13日签约,到同年8月28日首款吉利商用皮卡车试制下线,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帮助和超常规支持下,仅用了220天,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整车下线的“奇迹”。
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为己任的氢能公司。2020年11月与淄博签约,次年1月在博山经济开发区建设淄博分公司,仅用120天,生产线正式运行,创造了又一个“淄博速度”。
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个百亿级别的项目。为了这一项目的尽快落地,淄博市政务服务中心发改窗口开启“极速模式”,仅用一个小时就为该公司尼龙新材料己二***项目完成了备案手续。
这样的“淄博速度”频频上演着,其背后,一方面是转型升级给更多国内优秀企业落地带来了信心,另一方面更是淄博立足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端,用心用情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从2020年淄博对标深圳开始,淄博的营商环境就开始了“腾飞之路”。持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创新开展全国营商环境“以评促转”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审批全领域“一证化”改革,率先建成全领域“无证明城市”,市场主体达61.4万户。努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优秀等次。
好的营商环境,犹如带着“强磁场”。一批头部企业的重点项目在淄顺利签约、落地、开工、投产。目前,全市独角兽类、瞪羚类、哪吒类企业达到161家,25家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新起点,淄博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全速奋勇争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昂首走向未来。相信淄博未来之路定会春华秋实、收获更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