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级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初步形成“新材料名都”淄博发力“八大产业集群”
山东淄博,这座工业名城、“新材料名都”,因工业而兴,因材料创新而走向辉煌!
近几年来,淄博高度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制定了大力发展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材料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目前,新材料产业占据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并逐步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山东铝业有限公司、中铝山东有限公司工厂一角
淄博是具有百年工业史的老工业城市,在深厚工业基础和门类齐全产业优势的支撑下,通过积极招才引智,举办新材料论坛提升智慧化水平,以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为基础,积极布局完善配套产业链,突出铝基新材料、稀土材料、新型功能陶瓷、高温特种陶瓷、聚烯烃材料、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工程塑料八大产业集群,构筑起新材料名都的“四梁八柱”。
2010年9月,中国材料领域蕞高学术机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正式命名淄博为全国首个“新材料名都”。
早在2002年,淄博市就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综合型的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在科技部首次基地运行绩效考评中,淄博市在全国43个新材料基地中排名第6位,在18个综合型基地中名列第3位,已成为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部分领域技术规模全国领先,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淄博市在先进陶瓷材料、化工新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领域,无论是生产总量,还是技术水平,在全国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绿色制冷剂、增塑剂、耐火纤维等生产规模位居亚洲首位。尤其是依托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国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1954年7月1日,山东铝厂正式开工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头部个建成投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摇篮”。60多年来,中铝山东企业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氧化铝、精细氧化铝、电解铝及再生铝合金、水泥、氯碱生产等板块的全产业链综合性企业。精细氧化铝生产工艺填补国际空白,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成为全球蕞大的精细氧化铝生产供应商。系列产品达到120多种,作为重要基础材料,应用于军工、航天、石化等各领域。
山东铝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中铝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基表示,中铝山东企业将继续打造世界级精细氧化铝产业基地,以高端化、终端化、基地化为方向,紧密结合市场变化,以系列研发储备为支撑,推动精细氧化铝系列产品深度转型升级,产品细分、替代进口,延伸产业链。
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淄博是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金属及其他冶金新材料类产品主要有稀有金属、镁合金材料、磁性材料等,拥有山东铝业、金堆城钼业、三林集团、蠕墨铸铁、宏泰防腐、晨钟机械等一批骨干企业。山东铝业公司建有国家首批40 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化学品氧化铝研发、生产、营销基地。
在稀土材料产业领域,淄博作为山东省重要的稀土深加工基地,在稀土分离冶炼领域占有绝对优势,拥有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企业10余家,行业涵盖了从稀土精矿处理、分离冶炼到深加工及应用、贸易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淄博市通过加快发展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先进金属材料,重点推进铝基新材料、稀土新材料等领域创新研发和产品更新换代,成为铸造大国重器的重要材料。也使得淄博金属新材料成为中国金属材料中别具特色的一个区域高地。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樊震坤表示,无机非金属材料本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今也成为材料行业的一种基础材料。材料本身的革新推动了化工、冶金、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的发展,也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一环。
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2014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批复了淄博市新型功能陶瓷材料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建设。如今,淄博在高性能耐火材料领域,依托产业创新链打造全国重要的耐材产区。耐火材料产量占全国比重整体维持在14%左右,占山东省比重达到63%以上。
从普通耐材到特种耐材,再到已建成的新型功能陶瓷、高温特种陶瓷、功能玻璃三大主导产业链,淄博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展现出勃勃生机。在此基础上,淄博市科技部门通过积极引导,提升发展高纯粉体等功能陶瓷原辅料、新型功能陶瓷机械与模具两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高纯超细陶瓷粉体、硅酸盐矿物与色釉料等原辅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建设产业链条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新型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聚集区。
新型功能陶瓷与日用陶瓷、工艺美术陶瓷、工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陶瓷机械装备和陶瓷装饰材料一起构成了陶瓷材料的“七仙女”。
金晶玻璃等企业通过工艺提升,赋予功能玻璃更多想象空间。汽车配套玻璃、防火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太阳能光热玻璃、电子触屏玻璃等功能玻璃产品,让淄博玻璃享誉全球。
依托中材高新、山东硅苑、山东理工大学3家单位组建的国家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12月通过科技部评审,是山东省首次获得批准的工业类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陶瓷材料的产学研提供了智力支持并引领科技创新,撬动产业升级。
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一些领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技术陶瓷领域有200余项专利或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70余项;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电真空陶瓷、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绝缘子等产品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核能等尖端领域;众多高石英瓷、镁质强化瓷、高长石瓷、鲁光瓷等产品都已先后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和紫光阁等党和国家机关办公和接待场所,金晶超白玻璃用于奥运会“鸟巢”“水立方”、进藏列车的车窗玻璃以及国内外知名大型标志性建筑。
1966年,齐鲁石化在一片乱石遍布的荒山野坡上,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也开启了淄博有机高分子行业的历史。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筑起了一座石化新城,更多有机高分子材料在这里诞生和使用。依托齐鲁石化等大型企业,淄博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所重点培育的聚烯烃、聚氨酯、氟硅、工程塑料四大新材料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国内领先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产业高地正悄然形成。
尤其是氟硅材料,东岳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制成功氯碱离子膜,成为氯碱行业的“中国心”。其燃料电池膜更是引领了当下乃至未来的能源革命,虽薄如蝉翼却贵比黄金、重于泰山。
缘于东岳集团在中国氟硅行业的领军地位和对氟硅产业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去年6月30日,首届中国氟硅产业发展大会在淄博召开,发布了首届中国氟硅产业发展大会宣言。以此为契机,依托东岳集团产业配套优势和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围绕新能源、环保对氟硅材料的需求,千亿级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初步形成。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产业链完备的集团式绿色生态化工企业,成为聚氨酯行业领军企业。拥有三大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高铁、跨海大桥、智能穿戴、家居等行业。
一批规模较大、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培育出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通过突破一批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到2022年,全市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
科技进步让高性能复合材料在工业制造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在新材料论坛的指引下,淄博市科技局依托全市在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发基础及产业优势,重点引导布局发展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不断提升高性能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水平。
据了解,淄博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总量不大,但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山东齐峰特种纸业公司生产的装饰原纸,其技术、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淄博泰光电力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生产的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生产能力超过50多万支,是全国蕞大的复合绝缘子生产企业。淄博银河公司研制的年产60万片陶瓷覆铜板,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山东兴亚股份公司开发生产的纳米级高纯度氧化锌及纤维,形成1万吨/年生产能力,产能国内蕞大。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由金属、无机非金属等不同材料通过相关工艺组合而成,可产生原来材料所没有的性能。在建筑、化学、交通运输、机械电器、电子工业及医疗、国防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今年,淄博泰光电力器材厂“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该项技术中复合绝缘子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复合材料应用的重要体现。淄博市依托泰光电力等企业,推动硅橡胶绝缘子寿命检测、延长绝缘子寿命、绝缘子检修及远距离输送等技术研发,取得丰硕成果。
聚醚酮酮是一种性能和附加价值都位于塑料产品体系金字塔塔尖的高性能新材料,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摩擦学等综合性能,在石油化工、汽车、电子电气、医疗器械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淄博市依托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动聚醚酮酮连续生产等技术研发,打造具有淄博特色的聚醚酮酮循环产业链。
此外,淄博市还将集中优势资源,进一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由基础通用型材料为主向高端专用型材料为主转变,超前布局高性能碳纤维、石墨烯、生物基材料、超导材料、量子材料、3D打印基础材料等前沿新材料,打造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国际领先的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中心,打响“新材料名都”品牌。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