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A07
半岛都市报 -A07-城事动向
文字版选择版面
·凤凰涅槃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看淄博
淄博之势,速度跑起来;淄博之为,宽度活起来;淄博之力,高度强起来;淄博之梦,维度美起来
凤凰涅槃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看淄博
新闻时间:2020年09月01日来源:半岛都市报
狠抓落实,持续发力,终端见效,提振精神状态,以用心用情用力敢打敢拼的作风激发“淄博之力”,凝聚激发“淄博之力”真正传递到每一个终端,从而汇聚成淄博前进的巨大推动力,让淄博高度愈来愈高,实力越来越强大。
金融之力:位于张店区的淄博科创基金港,通过基金服务、产业聚合、资本聚集,打通资本和企业的链接。目前,已吸引山东铁路投资、金石投资、淄博齐鲁创业投资等基金机构入驻,并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此外,盈科资本与淄博市共同发起设立200亿元科创母基金,其中100亿元用于直投,另外100亿元吸引资本导入,按1:3比例成立400亿元规模的子基金,并在全国范围吸引和遴选优秀管理团队和子基金管理人到淄博落户。
科技之力:科技创造未来,在氟硅材料龙头企业东岳集团的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目前,氟、硅、膜、氢四大支柱产业擎起了东岳产业新版图。2009年9月22日,东岳集团氯碱离子膜成功下线,彻底结束了我国氯碱工业受制于人的历史。东岳集团也瞄准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芯片”——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东岳集团燃料电池膜已经获得奔驰和福特(AFCC)公司燃料电池膜全面认证,寿命突破6000小时,性能全球领先。
东岳集团的未来,也是淄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是淄博产业发展的缩影。
创新之力:淄博高新区在其东部淘汰钢铁、水泥、矿石等落后产能,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高标准规划建设了以MEMS芯片和集成电路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淄博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管委会项目部负责人崔长新介绍,园区与清华同方、北航科技园等国内知名机构,共同建设了国家级电子信息科技企业孵化器、MEMS研究院、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淄博)科创中心等10个创新创业平台。未来,淄博高新区将聚集创新资源,建设国家级MEMS创新中心,聚集MEMS产业资源,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
品牌之力:在高青,来自青岛的企业家创办了山东新天地黑牛集团有限公司。短短几年,该公司带动全县5000余户农民直接从事高青黑牛养殖,辐射周边2万余户农民从事饲草种植及配套服务,年人均增收5000元。截至目前,纽澜地品牌黑牛已经进入21个城市217家盒马门店,服务6000万盒区用户。未来新天地与阿里数字农业、阿里云、盒马打造数字化大牧场,全面打造中国数字农业产业中心、淄博标杆。
全维平台,攻坚克难,叫响“淄博效率”“淄博速度”“淄博服务”品牌,努力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城市,为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城市注入强大新动能。当前,淄博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期,全市上下正大力实施“六大赋能行动”,深入推进“一号改革工程”,聚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营商环境,各类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科技创新驱动日益增强,金融赋能行动愈加深化,齐品淄博品牌内涵不断丰富,乡村振兴淄博板块优势更加凸显。
汽车之梦:十个方面、36条细则、10条突破性政策措施,如今外来投资者、本地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强烈感受到了淄博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改革开放赋能、打造高水平开放型城市的坚定决心和有力行动。
8月28日,在淄川经济开发区,吉利项目落户仅七个月,首款皮卡正式下线,再次刷新“淄博速度”。淄博吉利新能源多功能高端商用车项目总指挥蒋在斌告诉记者,淄博吉利新能源多功能高端商用车项目规划三款产品,达产后计划年产皮卡及同平台高端越野车10万台,新能源客车3000台。
智慧之梦:不仅促进原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淄博市也更加注重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今年上半年,淄博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占规上工业比重为46.6%,增速高于规上工业10.6个百分点。淄博以新旧动能转换赋能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已全面起势。
山东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90余亩,规划建设办公孵化区、文创科研区、后勤服务区、数据中心区,其中数据中心设计规模10000组机柜,蕞高可容纳16万台服务器,为产业平台服务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互联之梦:在淄博桓台县海思堡集团,搭上工业互联网快车后,这家山东蕞大的牛仔服装生产企业以私人定制为突破口实现华丽转身,成为全国首家全工艺流程实现智能制造的服装企业。
山东尚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浩远介绍,海思堡过去以大订单量的外贸服装加工为主,2016年初,海思堡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了首个牛仔个性化定制全工艺流程智能生产车间,每件衣服自主下单,智能排版、自动裁剪,每个款式由1000件起订变为1件起订,生产工期由过去的30天缩短到7天。
生态之梦:在博山区红叶柿岩理想村,这处正在开发的景区不仅吸引了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取景,还成了魅力十足的“网红”打卡地,每天近万名游客前来拍照赏景。
红叶柿岩理想村项目总投资2.8亿元,项目所占村域面积约200亩,建设文旅推广中心、党建村史馆、中国国家地理营地、精品民宿等旅游活动场所,吸引500人返乡村民再就业,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个村上千人增收,实现人均增收近万元。通过该项目力促乡村生态振兴,创造了“一企带多村”共同富裕的扶贫新模式。未来,红叶柿岩理想村将逐步成长为城市新名片、旅游新高地、著名网红打卡地。
谋篇布局,擘画蓝图。击鼓催征,乘风破浪。
“淄博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是一座城市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城市,也是一只没被足够重视的潜力股,更是一个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蕞佳城市发展合伙人,”淄博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举行专场招聘时,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亲自到场推介城市。据了解,原来每年在外淄博人回家乡工作的约8千人,而今年已经有近2万人回家乡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