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0年的淄博什么样?
但现在呢?商场、医院、学校,生活所需配套皆已完备,除开夜晚寻不到小商小贩的“炸串、野馄炖”,必须要承认的是,新区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并且,还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不仅仅是新区,淄博高新区,经开区,都迎来了迅速的发展。也想起一句不太应情的线年的科技发展几乎超过了之前发展程度的总和”。那么我们居住的淄博,到2070年,将是什么样子?
前几天,官方发布了,《淄博市主城区远景战略(空间)规划研究和中央活力片区概念性空间规划(征询意见稿)》,总体简介内容如下段:
项目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第 一层次,对中心城区约900平方公 里的范围进行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对2070年淄博市的远景发展规模、城市格局、城市框架等提出规划构想。第二层次,对中央活力片区约41平方公 里的范围提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结合空间发展战略对该地区的定位分析,构建城市级别交通、用地和配套设施等,指导后续开发建设。
区位条件:淄博市西临济南,东靠潍坊,距周边城市直线公 里左右。淄博市域各区县发展相对独立,呈组团式发展。淄博市自然地形呈南高北低,境内水系丰富,但多为季节性河流。淄博是山东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临淄为国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齐国故城遗址。淄博市处于山东省济南都市圈内,市内产业门类众多且发达,全市面临产业转型的压力。借由山东省经济和济南都市圈的带动,通过规划对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促进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
主城区以自然山水为本底,强化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规划沿河与环绕水面的绿带和绿地,并对全市策划的绿廊提出合理选址。文物古迹要严格保护。
在此基础上,梳理交通框架,淄博市对外交通高速路网呈现“井”字布局,包括现状济青高速、滨莱高速与规划沾临高速和济潍高速。铁路方面有已建成济青高铁,规划滨淄莱临高铁,结合胶济线和张 博线也形成了“井”字格局。
城市内的主要快速交通则依托于规划的快速路网,快速路选线基于现状有道路的升级。快速路网是全封闭形式,之间以全互通立交联系,实现全程无交通灯的市内快速交通。主干道通过菱形立交进入快速路,在没有条件实现全封闭道路的地方可采取准快速路形式。通过间距4公 里左右的快速路网构建淄博市域内乃至周边城市之间的便捷交通。同时,配合四条规划轨道线路,串联所有重要商业节点,并尽可能多的服务居住区,为市民出行提供便捷服务。
在中心城区内按照定位布局从中央商务区到片区中心到新镇中心等不同层级的商业中心,中央商务区选址在淄博新区。
大型的工业用地应在外围集中布局,尤其是污染性较强的重工业,应与居住区保持适当距离。无污染的轻工业可适度靠近居住区,以方便就业。
方案整体以显山露水、生态优美为前提,构建清晰交通框架,中心等级明确并分布均匀,产业集中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中央活力片区北临胶济线,东临柳泉路,南边以淄河大道为界,西靠原山大道。形成41平方公 里的规划区域,规划人口42万人。该区域依托会展中心,带动相关服务、研发、制造、展览等产业,为淄博市南拓注入新的活力。
根据规划人口与地块开发大小,合理布局城市级主干道、次干道与支路。在每个2万人左右的居住小区内,设置支路进入小区。
规划轨道交通3、4号线分别以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经过规划区,并在会展中心位置形成交叉换乘,轨道交通沿线布置新镇中心和小区中心,并将区内密度蕞 高的居住靠近地轨道交通线。新镇中心选址在海岱大道以南滨孝妇河的位置,既可通过河流景观提升商业中心形象与商业氛围,又兼具交通优势。
会展中心选址在海岱大道与天津路交叉口的东北角,东边紧邻孝妇河。会展中心周边主要以配套的商业酒店用地以及高科技园区为主,营造依托会展而生的新的业态功能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