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镇构筑科创新高地
驱车由309国道向北转入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的宝山路,一下宽阔起来,双向六车道路面平坦,两侧绿化树木繁茂、新建现代化社区拔地而起……
“抢抓济淄同城化发展机遇,强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王村顺势而为、率先突破。”王村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郭晨介绍,王村镇按照济淄同城化规划,率先启动了经十路东延(王村段)改建工程,道路全长约5公里,设计宽度为双向八车道,其中路面宽34米,路基宽55米;启动经十路两侧1公里土地收储前期工作,根据不同地块实际情况,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着力打造济淄同城化发展的“黄金大道”。
日前公布的《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的意见》中,王村镇是先行区重要组成部分。该镇充分发挥淄博西大门地理优势、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主动融入省会经济圈,以经十路东延、氢能产业发展等项目为突破口,整合优质要素和项目资源,在道路互联互通、城镇功能互补、科技合作、产业承接和项目布局等全领域开展对接融合,高标准建设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示范区。
在王村镇新材料产业园区,已建成的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由联强远大装配式建筑项目租赁使用;综合办公楼、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心、9000平方米的职工公寓等正有序推进建设中……
园区负责人介绍,产业园区是济淄同城化产业转移承接的重要载体,王村镇坚持规划同编、科技同兴、产业同链,委托济南市工程咨询院编制产业规划,聚力打造产城融合先行区,园区规划总面积计划由3560亩扩展到10000亩。委托单位对济南淄博产业发展把握度较高,有利于实现错位发展,降低虹吸效应影响。
不断优化发展空间,王村镇结合102省道、309国道改线、济淄大道等市、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供水、污水、供热、市政等基础设施。累计投资9000余万元,对宝山路、彭萌路、彭双路、聚源路等道路进行提升改造,道路面貌焕然一新。以城乡环境大整治大提升为抓手,提质改造人民广场、中心广场。投资1600余万元,种植树木5万余棵,新增绿化面积30万余平方米,实现道路绿化全覆盖。策划实施6个全域公园城镇项目建设,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
这些天,淄博安泽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高峰与济南“中国氢谷”往来频繁。“我们正在积极与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等对接洽谈,力图合作打造山东氢能供应链系统。”
推动济淄产业融合发展,王村镇按照“深度对接、主动承接”思路,瞄准济南“中国氢谷”,依托本土企业安泽特种气体有限公司的制氢、储氢技术优势,借力山东氢谷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产业化优势,加快培育制氢、运氢、储氢、加氢以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也搭上了济淄同城化发展的快车。王村镇具备得天独厚的焦宝石资源,地下焦宝石矿藏储量以及焦宝石的质地均居全国头部,已形成矿石开采、焦宝石煅烧、耐火制品、不定型耐火材料、特殊耐火材料产业链。山东耐火材料集团、山东中科洁能科技有限公司等来自济南的省属国资企业以其技术和规模优势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有企业在济淄同城化新发展格局构建中要有更大担当作为。”山东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车连房说,“山耐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智能化升级,大力开展产品升级,推进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传统工业强镇,王村镇加快推动产业向‘高、新、轻、绿’转型,园区实施绿动力提升工程三年整治行动,陆续关停烧成工艺企业63家,推动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税收不降反升。”郭晨表示,“下一步,积极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谷,深化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行动,加速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链式集群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联强住宅工业科技(淄博)有限公司来到产业园,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和BIM建筑信息智能管理平台项目;山东职业技工学校由济南搬迁至王村镇筹建技师学院,就地为王村镇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
位于王村镇新材料产业园的淄博新材料科技创新谷项目,新建成2.2万平方米现代化研发中心,济南大学在园区合作成立研究院、天津大学山东研究院成立的天大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即将入驻。项目建成后,中国建材联合会旗下国建投资公司淄博办事处和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焦宝石分中心”等机构将入驻创新谷,济南大学胡勋教授,“泰山学者”济南大学周伟家教授、逯一中教授分别带领创业团队入驻,产学研结合引领国内外先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新材料产业园区被确定为全国无机非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10强。
借力济淄同城化,王村镇强化与周边地区共建共享产业创新资源,探索“项目+人才”招引模式,促使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推动人才、项目双落地,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科技创新引擎。
王村籍的山东麦格字节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腾曾留学加拿大,获计算机硕士学位。在济淄同城化和“双招双引”政策召唤下,如今他返乡创办企业,利用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帮助10余家当地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企业、矿山绿色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当好济淄同城化桥头堡,打造样板区,推动融合发展、集群发展、数字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王村镇隆起了产业创新高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