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淄博转型跨越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发展看淄博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9月18日下午,中国(淄博)· 以色列石化产业合作交流会上,来自两国石化行业的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合作前景,交流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现场气氛热烈非凡,展现了双方在石化领域合作的潜力和美好前景。
一场精彩纷呈的交流盛会,仅是我市积极拥抱世界、对外开放合作的一帧精彩剪影。改革开放带来的生动场景,让我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更加充满生机;创新变革的精神,又为我市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深化对外开放,持续拓展发展空间
对外开放为淄博的经济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以“变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为内核的齐文化,与改革创新的新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回望淄博开放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次的突破与进步都离不开持续拓展发展空间。我市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
8月23日,淄博海关关员在综保区内按照系统布控指令查验饲料
淄博综合保税区是淄博历史上第二个国家级功能区,是淄博“走出去”历史上极具标志性的事件。这片1.84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境内关外”的特殊功能优势,建立了淄博与全球交流的纽带,开启了我市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历史新篇章。
继淄博综合保税区正式获批并封关运营后,淄博内陆港管理运营有限公司又正式投入运营,不临江不靠海的淄博打通了陆海联动的国际化大通道,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使海关报关和检验检疫等手续在家门口就能全部完成。货物抵达海港后可即时通关,降低了外贸企业的时效成本和经济成本。
去年,淄博2023年度首列班列从淄博综合保税区铁路场站鸣笛起航,运载着约1300吨钢卷、轮胎、机械设备等货物驶向中亚地区,为中亚地区带去齐鲁之风。
9月10日,淄博海关关员向辖区农食产品生产商、果农宣介出口食品企业备案、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等政策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拓展对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并不断强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目前,我市已与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投资者,累计成立外商投资企业3560余家,项目涉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
9月18日,在山东超越轻工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玻璃杯、花瓶、果盘等制品。该公司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生产、销售玻璃制品、铁艺制品、木制品等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产品100%出口,直接上架沃尔玛、Costco等大型超市。目前该公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主要出口国是哈萨克斯坦、波兰等。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前8个月,公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达到了220余万元,同比增长两倍多。
记者从淄博海关了解到,今年1-8月份,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53.8亿元。其中出口226.9亿元,增长3.1%。我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贸进出口占全市外贸的64.2%。
2023年10月4日,一列满载轮胎、卷钢、瓷砖、玻璃、铝箔等货物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淄博农中出发
今年以来,淄博海关启动新一轮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广“两步申报”“两段准入”等模式,全面提升通关效率,积极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减免税、RCEP、以及AEO认证等惠企暖心政策,激发各类外贸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推动淄博外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位于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民族玻璃产业荣辱沉浮的见证者与参与者,经历过百废待兴、技术落后背景下的粗放式发展,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金晶科技坚持自我革命、适时转型,不断创造新技术,推行“三改四”工程,又相继进行了“四改六”“六改六”“三大系统”改造,目前已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金晶科技的发展进程,向世界证明了坚持改革创新的力量。面对未知的明天,唯有持续改革创新,方能立足时代之巅。
同样,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壮大。新华制药从抗日前线制药小组到三大世界级基地,怀揣家国情怀,一路激流勇进,创造了一家现代医药企业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范本。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华制药迎来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成投产了国内头部座符合GMP标准的片剂生产车间;1993年,新华制药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H股和A股分别于1996年在香港、1997年在深圳发行上市。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创新精神引领着新华制药一路高歌向前。新华制药统一创新突破的思想,把创新思路变成扎实措施,加快培育新的支柱产品,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
淄博的改革开放之路,是一条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之路。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我市广大企业积极拥抱变化,勇于接受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化新型城市的转变。金晶科技与新华制药的成功,正是我市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的结果。
深化改革开放,积极优化营商环境
淄博尊商重商、护商安商,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营商环境评价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长期位居全国前十,已连续14年上榜“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并被评为全国18个投资热点城市和区域之一。
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使得我市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据市投资促进局数据显示,1-8月份,全市到位省外资金475.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70%;新引进过亿元项目331个,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78.8%;新开工过亿元项目107个,计划投资额330.4亿元;新投产过亿元项目106个,计划投资额263.7亿元,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我市以优渥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务服务、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商业机遇。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背后,便是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7月16日,淄博—白俄罗斯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淄博国际会客厅举行
不仅要“引起来”,还要“走出去”。近年来,为助力我市企业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市贸促会已成功举办600余场经贸对接交流活动,帮助企业达成近千个采购及合作意向。这些努力不仅为我市本土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商机,也加强了企业间的交流合作,拓宽了国际视野,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也是我市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以“有解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是我市开创的成功经验。
淄博海关数据显示,1-8月份,我市国有企业进出口39.8亿元,增长18.7%,增速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改革正成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活力源泉,我市的国有企业在这方面提供了蕞生动的例证。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我市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以改革为帆,以创新为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绘就一幅活力四射的繁荣景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