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齐陵街道探索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齐陵模式”
2021年,临淄区齐陵街道按照“城乡一体、全域整治、统筹推进、高标提升”的总体思路,聚焦突出问题、强化精准管理、聚力攻坚突破,通过抓村居干部基础体系建设、抓班子成员施工把控能力提升、抓整治效果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出治乱、变美、长效管护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齐陵模式”。三个坚持 常抓不懈“精心”描绘“航标图”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摸排汇总《问题清单》,对街道村居、工业企业、建筑工地、路域环境等重点整治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对问题的点位、情形、范围进行详细记录,一事一清单,一类一档案,全面摸清任务底数。二是坚持广泛发动,通过社区例会、党群联席会等形式进行安排部署,印发环境整治明白纸6000余份、悬挂标语横幅200余条、设置流动宣传车、设立微信公众号、开展环境点评等方式扩大宣传辐射范围。三是坚持目标导向,通过举办机关大讲堂开展专题培训、举办“年轻干部上讲台”展示工作计划、措施及成果、赴兄弟镇办实地学习先进经验等方式,提升干部队伍的生态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四大工程 顶层设计“细心”绘就“新颜值”一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投入400余万元,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提升,重点解决“三堆”、断壁残垣、乱搭乱建、裸露土地等重点问题,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高标准打造一批集宣传教育、集中存储、分类运输为一体的垃圾分类示范点。二是实施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工程,投入3500余万元,建设完成280余亩的红螺山郊野公园,精心打造林中栈道、观景平台、树冠廊桥等休闲景点,全面建成一座植物配置科学、生态功能突出、景观表现力丰富、服务功能完善的临淄郊野公园“新地标”。三是实施路域环境综合提升工程,投资280余万元,重点实施2号路、4号路绿化美化样板工程,硬化路肩5800余平米,交叉栽植彩色变叶树种19000余棵(株),完成绿化美化40000余平,构建起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齐陵路域风景线”。四是实施全域绿化提升工程,街道在去年大面积增绿基础上,以社区、村居为单位查缺补漏,摸排各村未绿化的边角地带、闲散土地等300余处,投资180余万元,消灭裸土30000余平,实现查缺补漏、整治提升全域化,打造“绿满齐陵”的生态社区。五项举措 长效管理“耐心”凝聚“持久力”一是“应减尽减”,街道切实为村居“减压减负”,采取村居负责摸排裸土点位及游园选址,街道配发优质绿化苗木,聘请专业绿化团队设计、施工及养护的工作模式。同时研究制定5类奖补措施,实行以奖代补,分档奖励,充分调动各村居工作积极性。二是“应用尽用”,恢复村集体土地的公共属性,对清理出来的小地块进行绿化补植,对大地块建设公共停车场,对不具备泄洪功能的沟湾塘坝回填土壤、承包出租。截至目前,建设绿地游园、广场、停车场等30余处。部分空地重新清理出租,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三是“应管尽管”,建立巷长制、街长制、湾长制“三长制”管理模式,推选热心公益、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巷长、街长、湾长,不定期巡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四是“应联尽联”,结合党建“一网三联”积分制管理办法,按照“横到边、纵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原则,建立起覆盖37个村的网格管理体系,建立党员积分量化制度和群众积分考核体系,实行党员群众积分“联动”机制,将小积分与重点工作、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相联,着力构建“党建搭台、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五是“应督尽督”,成立大整治专项督查小组,开展反馈问题“回头看”行动,采取“日巡查、周交办、定期通报”的形式,倒逼村居实现“反馈问题清存量、新增问题控增量”的目标。建立“社区每周互查—村居立行立改—街道督办销号”闭环常态督查机制,每周一社区之间进行互查、列清单。下一步,齐陵街道将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振兴的有力抓手、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不断持续推进,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齐陵、为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