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学习贯彻淄博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奋发有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二论学习贯彻淄博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奋发有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产业强,则淄博强。对淄博而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淄博落地落实的应有之义,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支撑。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要求,“倾力抓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增强竞争优势”,就是要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树旗子、立杆子、亮牌子一体联动,谋深做实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和招引、创新驱动、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民营经济壮大“五篇文章”,把“产业”这一淄博城市发展的“定海神针”锻造得更加稳固有力、更加高效优质,真正撑起淄博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为全国唯一涵盖资源枯竭城市、独立工矿区、城区老工业区三种类型的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一段历史时期仍将是淄博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要聚焦不同领域产业链条亟需解决的难题,启动实施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四链共进”行动,充分发挥“链长制”、链主企业作用,强化整链思维,抓技术改造、抓数智赋能、抓业态培育,不断推动产业链能级整体跃升。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潜力。项目建设和招引的实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淄博产业在经济地理版图中的位势。要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意识,聚焦“前期项目抓对接、保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保节点,竣工项目抓配套、保投用”,建立完善“近期能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项目库,全面开展区县域招商引资“大比武”,不断为淄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增量。
创新是头部动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创新的力度、人才的密度,决定着产业的高度。要聚力打造“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能落地—能级提升”完整生态,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深化“揭榜挂帅”“科技副总”、产业顾问团等引用机制,支持企业与大院大所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丰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场景,让创新活力在淄博大地上充分涌流。
区县域经济是市域经济的基础和保障。今年2月份,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统筹推动和大力发展区县域经济的《意见》,并配套推出风险防控、项目招引、要素保障和“一抓到底”全过程闭环落实“3+1”机制,启动实施了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行动。要结合开展“三提三争”活动,开展好每月的高质量发展“擂台赛”,由各区县(功能区)一把手登台晒晒成绩单、比比谁优秀,重点围绕经济运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摆问题、找差距、定措施,让市领导和市直部门点一点、评一评,推动区县竞相发展、争先进位。
民营经济是淄博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冲突、国际原材料大幅波动、国内外市场需求趋紧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很多困难。越是困难,越要政府有为,帮助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推出更多金融服务、科技研发、账款清欠、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等方面的细化量化配套措施,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向民营企业开放更多投资领域,用活用好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帮助企业更好稳定生产、开拓市场,让民营企业有真切获得感,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展现更大作为。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自身产业实际,扭住重点难点堵点不放,奋发有为、持续作功,加快打造支撑多元、质效兼优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注入新动能、增创新优势!
一论学习贯彻淄博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学思践悟凝心铸魂 忠诚担当拼搏奋进
出品:淄博日报社总编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