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石马的由来?
据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县东南六十里之西石马庄南,怪石罗列,有一石酷肖马形,故以庄名。”
石马水库位于博山区石马乡西石马村南,淄河上游山谷中。控制流域面积75平方公里,总库容1633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79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13万亩,防洪能力为三百年一遇,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的年调节中型水库。
景区内主要有藏龙隙、会仙桥、仙境园、石佛崖、杨家楼、志公坪、凤凰树、醉酒台等八大景观。
博山石门和镇门峪相比,肯定是博山石门更好玩。
博山石门景区位于博山西北部,面积47平方公里,景区内有神奇的黑山、遗留着历史古风的夹谷台、碧绿如诗的龙门天池、宛如江南风韵的蝴蝶峪、乡村画廊——西厢,还有逶迤绵长的石臼河,河水清澈潺潺作响,似乎在引领着人们进入世外桃源。
山石土方也足矿产资源之一,称山石矿。
关于石马镇淄井村的土地整改,这是一项国家政策,旨在优化农村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石马镇淄井村的土地整改工作已经启动,重点是对宅基地、耕地等农村土地进行统一验收和规划,保障农民的利益。
从博山公交站乘17路博山-石马公交车,石马下,步行不远即到石马水库(五阳湖)
四十年代初期,石家水饺已相当出名,生意越来越兴隆,从而引起其他饭铺的嫉妒,给石玉璞起了个外号叫“石蛤蟆”。意思是蛤蟆跳到热鏊子上,待不了多久就垮台。石玉璞听到后出钱请客,席间拱手恳求邻居们不要再叫这个外号,但结果适得其反,石蛤蟆水饺的名声反而更大了,饭铺生意更加兴旺。
建国后,石先生的饭店并入博山饭店。博山饭店在继承美食的基础上,挖掘饮食文化内涵,不断发展创新,使“石蛤蟆水饺”的品种多样化,营养科学化,更加适应现代人的饮食口味。
1983年我国著名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教授到博山考察,品尝“石家水饺”后赞不绝口。他说,他蕞喜欢吃水饺,去过不少地方,吃过的水饺不计其数,但博山的石蛤蟆水饺是蕞好吃的,风味独特。饭后挥毫泼墨,欣然写下“博山风味推头部”七个大字。给石蛤蟆水饺以高度赞誉。
石门景区位于博山城区西北部,景区以“山重而多奇,水丰而秀丽”为主要特色。其山,绝壁突兀而立,村庄房舍随山势所建,错落有致。该景区主要包括石门、镇门峪水库、“齐鲁会盟”、夹谷台十八盘、“小黄山”、龙湾、峪口水库和下恶老洞等七个景点。 石门景区山众而多奇,水丰而多秀,是石门风景区的主要特色。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突出的地质特征,造就了石门众多的景点和悠长美好的历史传说。龙门天池、小黄山、十八盘、夹谷台、老洞、三界碑、孟良寨等众多景点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博山石匣村的门票价格为30元每人,1.2米以下儿童及60周岁以上老人门票免费。博山石匣村与章丘官庄石匣村,一东一西,都入选了山东蕞美古村落。博山石匣村东有黑山,西矗老牛顶,整个村落处于幽谷之中。石臼河从村中穿过。章丘石匣村得名于河内有水槽如石匣,博山石匣村得名于河床如石臼。
明嘉清二十五年(1546年)《淄川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分别载有“石炭坞”宇样。据此,约于元代以前即已建村。
祖传古代因该庄地下多煤,故各庄贫民先后迁来,各自搬运石头,择地垒成小屋,作为屏障栖居。石屋触目皆是,往来商旅过此时,称为石屋子。后因其地四面高中间凹,为“坞”字之义,煤炭俗称石炭,故从其矿产及地形,取名为“石炭坞”村。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