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第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35096号提案的答复(关于加快王村发展尽快融入济淄同城化的建议)
加快王村发展尽快融入济淄同城化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发展大型园区、深度开发挖掘旅游资源、融入济淄同城化的建议,非常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感谢您对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注和关心。我局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作为牵头办理部门,会同王村镇政府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高质量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区。2017年6月9日,在王村镇设立周村新材料产业聚集区,规划面积3560亩。周村新材料产业园区位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核心位置,是省级焦宝石特色小镇的核心产业片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温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中国建材联合会无机非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成立以来,逐步确立确立了“1+3+N”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无机非金属、装配式建筑、复合新材料三个产业链板块,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积极推进与济南高新区、章丘区产业协同发展,建设济淄同城化先行先试区,打造省会城市经济圈产业转移承接区和先行先试示范区。目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两条主干道路实现通车,一期标准厂房和科技创新谷年今年交付使用。同时,本地企业入园提升和“双招双引”两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嘉岳铝硅新材料项目即将投产达效,联强远大装配式建筑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中材节能、中材绿建、凯盛科技等多个中建材集团旗下公司在谈项目推进顺利。
(二)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传统耐火材料产业、炭素产业正在逐步向高价值无机非金属矿物功能新材料产业链转变,通过实施八三石墨智能化技改、山耐数字化提升改造等一批“五个优化”技术改造项目,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企业研发创新意识持续增强。目前,王村镇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共7家、市级工程实验室企业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山耐集团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家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通过“亩产效益”评价工作,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对中国传统名镇保护规划进行修改完善,编制万家村保护规划。加快推动王村醋文化博物馆工业旅游、研学游及景区提质工作,成功创建李家疃村景区化村庄,完成万家村国家级传统村落项目扫尾工作。五一、端午假期期间,接待多批次研学游、组团游等旅游团体,研学教育工作市场热度持续升温。大力推动旅游厕所建设,完成大史村、王洞村旅游厕所验收工作。推动重点村落村志编写工作,完成编纂《西铺村志》。重点推出李家疃村、西铺村、万家村等地旅游资源,着眼突出王村镇聊斋文化、鲁商文化、氏族文化等本土文化。积极开展李家疃村乡村记忆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申报,完成专家初审工作。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打造农业产业强镇。投资350万元,高标准建设彭东农业产业园,打造集特色农业科研、栽培、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推广平台;完成六山一台生态公园初步规划设计,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的生态公园;完成万家村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项目收尾工程建设,协助万家村完成省级美丽乡村验收工作,推进王洞村2021年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工程建设。二是加快推进道路提升改造工作。全力配合实施“经十路东延”工程,成立联合指挥部,做好相关7个村拆迁、协调等事宜,加快进行土地预审工作和相关前期手续办理;加快推进102省道慢自一体和彭萌路道路提升改造工作,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道路硬化面积完成4200平方米,对宝山路、309国道、彭萌路等路域两侧道路绿化缺株进行补植。三是积极推动养老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管理,栗家、苏李、毛家等11家农村幸福院运营正常。新建日间照料中心1家,7家幸福院申办“长者食堂”,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午餐。投资1.2亿元建设周村区宝山医养健康服务中心项目,规划占地120亩,建设休息室、餐厅、文体活动室等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设置床位500张,配备生活起居、休闲娱乐和医务中心等设施。目前一期工程主体竣工,正在内外装,预计今年12月份竣工。
二、下一步融入济淄同城化的思路做法
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以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王村镇为支点的先行先试区,支持周村区全面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打造济淄同城化产业转移承接区”。王村镇将充分把握“省会经济圈”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与章丘区等省会经济圈城市全方位合作,加快融入济淄同城化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力配合实施“经十路东延”工程,完成经十路东延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积极推动S102济青线西延工程尽快实施,谋划王村至章丘轨道交通项目。加快王村火车站货运仓储设施搬迁改造提升,提升区域“公转铁”货运仓储运输能力。
二是加快打造济淄同城化产业转移承接区。进一步优化齐鲁科创大走廊两侧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以氢能源聚集区为重点,围绕制氢、储氢、运氢等重点环节,形成对接济南“中国氢谷”和实现新能源应用场景。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区研发中心建设进展,尽快竣工投用,加快湖心路、祠前路(西段)施工,全面完善园区路网体系。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嘉岳新材料、鲁铭高温材料近期竣工投产,宝山医养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年内实现竣工投用,协调中材绿建公司尽快完成企业注册、项目手续办理等工作,超低能耗项目年内争取全面开工建设。继续加强与中材节能、凯盛科技等企业沟通交流,推进项目尽早落地实施。帮助山耐集团、八三石墨、嘉岳新材料等企业积极申报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淄博市百强企业、市级绿色工厂等政策。继续做好“亩产效益”评价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企业,全力支持具有发展潜力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竞争局面,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是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省级商贸文旅古镇创建,多途径推进景区招商,进一步落实李家疃景区、王村醋景区的综合利用和提质升级工作,逐步推进李家疃等古村落、蒲松龄书院、西宝山农文旅项目与济南章丘、济南城区旅游资源串联。将王村醋等老字号与济南非遗产品、技艺联合推广推介。召开《西铺村志》发行仪式,积极与上对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批工作。逐步落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工作,加大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以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景区管理体系,加强景区管理水平,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游客接待能力,积极争创景区及品牌创建。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鉴于我区东、北部土地存量有限的现状,建议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期间,我区发展向西南部山区延伸,特别是王村,结合融入省会都市圈、济淄同城化和山东省名乡镇建设,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高效融合发展。 王村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存量大。王村是淄博的西大门,与省城和济南经济圈接壤,辐射吸收条件优越,也是我区主动与济南经济圈接轨的前沿阵地,因此把王村按主要城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规格建设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建设,与周村城区遥相呼应,带动309一带连线发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建议如下: 1、以发展大型园区为龙头,带动王村城市化发展。王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有传统工业经济基础,土地存量大,且是山地居多,农作物产量小,不适合大面积农作物种植,但非常适合发展工业、物流、科技等大型园区。现在已经规划多个工业园区,比如:宝山工业园、张古工业园等。但这些园区由于规划、定位、政策、资金等原因没有发展壮大,有的还停留在规划阶段,没有实际开始建设。因此,区委、区政府应合理规划,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招商引资,提出相关优惠政策,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来拉动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为我区创收。为嘉岳、山耐、和光、鲁铭、八三石墨等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为他们进入园区提供优惠政策,从而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上下配套链条。着力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园区,逐步缩小与济南经济发展水平的距离,促进王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2、以发展旅游业为依托,加强环境治理,提升城市化进程。王村有独特的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深厚,宜居易商。王村有李家疃古村落、毕氏故居、苏里王家祠堂、蒲松龄书院、豹山、凤凰山田园综合体等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并且这些旅游地都是围绕309国道沿线附近,便于开发利用。应加大这些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挖掘,提升档次,加强周边环境治理,让人一进入淄博就能感受到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宜商宜居的良好印象。一是规划建设王村文化博物馆。将李家疃王氏、苏里村王氏、王村毕氏等影响较大的宗族文化、建筑文化、乡村文化等元素集中在博物馆中展示,提高王村的文化品位、吸引投资、知名度等因素,也是对周村古商城旅游资源的一个补充和延伸。二是以宝山医养健康服务中心建设为依托,努力建成独具特色、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打造美丽宜居康养美镇。以小而精,高标准、高起点的城市化思路为起点来规划王村的城市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