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淄博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淄博“两会”亮点解读丨创新驱动 产业新优势迸发

admin7个月前 (09-28)淄博产业信息37

  连日来,淄博市接续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两会”,一个“新”字贯穿始终。这个“新”,与创新驱动息息相关。

  “深化科教创新赋能,打造创新驱动的现代化新淄博”“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聚焦转型跨越决战期,淄博亮出的战术路径科学而精准以科技创新优势驱动产业竞争优势。

  创新驱动不是一句空话。今年,全市科技部门将聚力实施科教创新赋能品质提升“五大工程”,全面提升科技服务产业的引领力、支撑力、供给力,确保打赢城市发展量变到质变、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转折攻坚战。

  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引领,对于推动淄博市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淄博市制定《淄博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1年-2023年),将着重从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对社会民生发展的支撑、创新政策体系和治理架构等方面提升全市综合创新能级。

  对照创建标准,全市力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长50%以上,总量达到6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2000家、30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60%以上,确保2023年建成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淄博力量,要求我们必须在“卡脖子”技术上持续发力、再突破。

  以我市极具产业和研发优势的氢能和无人驾驶为例。“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部、山东省科技厅联合在山东省实施的重大示范工程。目前,全市氢能领域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5座加氢站、100辆氢能源公交车已投入使用,“氢能园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一批国家、省级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开展。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创建淄博国家氢能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加大氢能关键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打造国家级氢能产业创新体系和创新基地。

  在无人驾驶领域,2021年12月,我市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目前,全市汽车领域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余家,与清华大学等展开深度产学研合作,“山东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我市将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构建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检验与示范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年内打造形成600台无人驾驶车辆应用场景。

  梳理“九大赋能”“九个着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项重要部署,构建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首当其冲。

  2020年,《山东省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20-2025年)》出台,将在全省布局建设10家左右省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我市依托化工与新材料产业优势,积极筹建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目前,实验室组建方案已通过专家组论证,报省政府审批。接下来,将分区域建设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着力引入外部核心科技力量,围绕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解决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

  除此以外,我市将争取更多省级以上实验室落地淄博,形成覆盖全市主导产业的创新平台矩阵,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600家,把淄博打造成国内重要的应用型创新中心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一座城市实现创新发展的根本所在。记者了解到,全市科技系统将持续聚焦企业创新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充分挖掘政府服务职能,建立系统完善贯穿科技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落地的全周期政策支持、全要素保障、全方位服务体系,更有效地激发创新主体内在动力,为企业创新发展精准把脉,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服务,不断强化科技引领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经过近五年考古发掘,稷下学宫遗址基本确定了!今天,山东省2021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传来消息,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详细]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不是目的,不稳,进不了;但不进,也稳不住。稳中求进,是今...[详细]

  虎年新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相继召开,擂响了淄博高质量发展蕞新战鼓。“九新成绩”、“九个更大”、“九大赋能”等内容鼓舞人...[详细]

  【淄博两会】市人大代表李晓红:抓牢区域融合发展机遇 推动产业转型和城市能级提升

  【淄博两会】市人大代表: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张店 争当四个“排头兵”

  “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叙述战国时期齐国教育和学术中心“稷下学宫”时写下的话。彪炳史册的“百...[详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铝齐鲁工业园

中铝齐鲁工业园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中铝齐鲁工业园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淄博市张店区南定工业路,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

促进务实合作扩大淄博市青年企业家“朋友圈”

促进务实合作扩大淄博市青年企业家“朋友圈”

  新闻山东新闻山东各地   原标题:促进务实合作扩大淄博市青年企业家“朋友圈”   针对淄博市外办2022年下半年对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重大活动安排,张新正介绍,接下来为深化改革开放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中韩建交30周年与RCEP正式生效之际,积极搭建对日韩交流合作平台。“目前,淄博市外办正在积极对接上级外事部门和日本、...

先进制造业强市淄博行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全力构筑一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强市淄博行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全力构筑一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中国网新山东5月26日讯 5月25日,擎起“新齐帜”“先进制造业强市淄博行”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第四站走进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坐落在临淄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36亩(一期),通过落实国家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应用和产业化,打造集研发创新、系统测试、智能制造、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淄博智能网...

入选中国18个投资热点城市淄博投资热在哪儿?

入选中国18个投资热点城市淄博投资热在哪儿?

  近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本次洽谈会上,普华永道与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组委会首次联合发布《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报告。报告选取了18个发展基础扎实、未来发展动力强劲的城市或区域。   值得关注的是,淄博市榜上有名,成为拥有特色产业优势、极具投资潜力的新兴投资热点城市。另外还涵盖了副省级城市成都、沈阳,万亿GDP城市长沙、福州、泉州等。...

千亿级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初步形成“新材料名都”淄博发力“八大产业集群”

千亿级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初步形成“新材料名都”淄博发力“八大产业集群”

  山东淄博,这座工业名城、“新材料名都”,因工业而兴,因材料创新而走向辉煌!   近几年来,淄博高度重视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制定了大力发展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材料产业的平稳快速发展。目前,新材料产业占据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并逐步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山东农担与淄博两大产业共同打造新经济蓝图

山东农担与淄博两大产业共同打造新经济蓝图

  8月30日,“国企改革看山东”媒体团探访了山东淄博猕猴桃产业、黑牛产业,见证了山东农担在打造新经济蓝图上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博山农业新经济   淄博市博山区作为山东省蕞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占全省的80%,现有猕猴桃园地近3万亩,全区猕猴桃年产量达2万余吨。结合博山区农业产业情况,山东农担公司决定对博山区优势...

山东淄博临淄区引领高端制造产业加速崛起

山东淄博临淄区引领高端制造产业加速崛起

  “我们将依托中电科十二所的技术和项目支撑,引进半导体新材料、高端医疗设备制造、智能协作机器人等项目,打造国内先进的集成电路新材料产业基地。预计园区建设期两年,达产后年产值约49亿元。”4月15日,在2022年淄博市(临淄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暨电科北方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现场,电科北方智能电气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韩永光向来宾介绍着他们的这一省级重大项目。...

山东淄博出台支持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山东淄博出台支持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日前,山东省淄博市商务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支持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高标准建设预制食品产业园区、支持新上预制食品产业项目、培育预制食品骨干企业和特色品牌等11个方面,推动全市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淄博市支持新上预制食品产业项目,优先将新上总投资超1亿元、投资强度超300万元/亩的预制食品产业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强化土地等要素资源保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