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打造科技创新竞争新优势
原标题:淄博市打造科技创新竞争新优势
鲁网4月17日讯力争山东省新材料实验室在我市布局建设、培育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2-3家、打造“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品牌、新建院士工作站10家……昨日记者获悉,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明确了我市企业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等各类平台的建设目标及扶持政策措施。到2022年,一批综合化、协同化、专业化、服务化等不同模式的创新平台将逐步建设完善,在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淄博市将强化前瞻性布局,瞄准产业发展前沿,立足产业技术发展路径,构建“基础研究平台—工程化应用研究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链条式科技创新平台新格局。
加快“四强”产业领域实验室布局进度,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130家,总量达到310家。积极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20家,总量达到60家。力争山东省新材料实验室在我市布局建设。
形成以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龙头、企业研发机构为主体、新型研发机构为补充的工程化应用研究平台队伍,培育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2-3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10家左右,建设新型研发机构10家;新增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40家以上,总量超过350家,其中国家级达到17家。
强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仪器设备共享力度,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优越环境。完善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双创平台13家,总量达到50家。利用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畅通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政策、产品、需求等信息通道。
加快完善科技成果展示、引进、推广、交易、转化等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造“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品牌;新建院士工作站10家、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10家,总量分别达到60家、40家;新建市级国际合作基地10家以上;力争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1家。
四大重点任务加力平台建设加速产业化
加强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筑牢重点产业优势。规划建设山东省新材料实验室。依托山东理工大学人才、学科优势,整合全市骨干企业、高校院所、人才、资金等资源,以先进陶瓷材料、绿色化工与高分子材料、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为主攻方向,开展原创性、系统性科学研究,衍生一批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不断增强我市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力争山东省新材料实验室在我市布局建设。加强各类实验室建设。
推进工程化应用研究平台建设,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力。加快推进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支持各类创新平台、研究机构积极融入山东和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格局,带动完善全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市财政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奖励。优化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对联盟组织的各类活动、项目及平台建设等给予支持,对于升级为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给予蕞高1000万元补助。
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布局,创新资源共用共享。支持专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对运行管理完善并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按其服务效能,市财政给予蕞高100万元扶持。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各区县结合区域定位和产业特色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为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按照新建每平方米100元,上限100万元,改扩建每平方米50元,上限50万元孵化用房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蕞高200万元、5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给予50万元、20万元扶持,每年选择3-5家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分别给予每处50万元的一次性扶持。对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在省级分别给予每家100万元、300万元经费补助的基础上,市级按照省补助经费的20%给予再补助。支持有条件的区县、企业建设中试基地,吸引海内外相对成熟的科技成果来我市中试和就地产业化。探索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渠道。
提高平台建设实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全力打造“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品牌。加强市区联动,对产学研洽谈、学术交流等活动统筹安排,分层次、分领域、分时间举办,打造新材料技术领域代表全国水平的国际性知名论坛。加快院士工作站、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对示范性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市财政给予蕞高200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技术转移机构,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给予蕞高50万元补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