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淄川区岭子镇:大棚里的“共富密码”
鲁网3月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仇慧清)乡村振兴重点在产业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淄博市淄川区岭子镇全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实施“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逐渐形成了强村、弱村、空壳村等三种村集体增收新模式,进一步激活了村庄发展动力,联通内外资源,完善强村富民新机制,逐步实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分红、集体有增收、支部有权威的改革目标。
走进岭子镇北石村,连片的食用菌生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羊肚菌长势喜人。湿润的空气散发着蘑菇的清香,一排排菌种在钢架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朵朵小蘑菇正在茁壮成长。
岭子镇北石村地处岭子西南山区,群山环绕、土地肥沃,是一片充满潜力的热土。由于缺乏合适的产业项目,长期以来发展滞后,是镇里出了名的“穷村”。去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北石村围绕自身资源基础,谋划发展食用菌培育、养殖产业,全体村民以资金、土地、资源入股,建设加工车间、冷库和羊肚菌大棚,村集体年均增收超过10万元,带动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月均增收千元以上,形成多点发力、村强民富的增收模式。
“2021年村里成立股份合作社,定了当年收益过百的目标,去年我们家入股的每人分了300元。按着当初的目标,今年分红要过千,这样全家就有4000元。”王德君在小王家庄村的分红大会上高兴的说。
“今天主要是放心馒头房分红,初心旅馆已经能够对外营业了,前期正好赶上给镇里医护人员找住所,我们就无偿提供了。春节后正式营业,大家伙放心,到时候分红也少不了。”分红大会正式开始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怀波就给村民们做了详细解释。
去年以来,小王家庄村作为淄川区“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区级试点,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凝心聚力求发展,制定早、中、长三期6个改革项目,通过组建土地、旅游、劳务、置业等股份合作社。利用岭子镇邮政快速公共服务中心闲置房屋,村集体投资10万元,村民变股民形式筹资14万元,打造放心馒头房,实现收入6万元,实现了村集体分红、股东分红和全体股民二次分红,形成单村发展、激发内生动力的增收模式。
“这是‘共富大棚’头部次分红,有了这3万元,我们集体营收较低的村就感觉有了依靠。”1月18日,淄川区岭子镇召开了“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2022年度分红大会,小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孙云国高兴地拿到了分红。
随着“三变三联两个共同体”改革的深入推进,2022年6月,岭子镇以俊岭农业为龙头,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纳入到合作社中来,由俊岭农业免费提供大棚,探索实施多村联合体共富模式,一期已有台头、上店、小口等6个试点村实施“共富大棚”项目。以租赁形式,承租俊岭农业1800平方米左右的大棚,签订租赁合同,发展大棚农业,再由俊岭农业统一保底价格收购,利用俊岭农业的品牌和规模效应,打造高品质、高端蔬菜品牌,实现产品收益蕞大化,解决销售难题,降低经营风险。首批试点6个村代表拿到了18万元的分红。
“今年,我们计划在俊岭农业投资200万元,开展‘共富大棚’二期项目,让5-8个集体收入相对较低的村免费使用大棚,种植食用菌,增加村集体收入。”岭子镇党委书记赵聪表示:“除了‘共富大棚’建设,岭子镇还将把北石村增收模式复制到黄家峪、小口、沈家、大口等4-8个村,让‘三变三联改革’逐步实现全域推进的改革目标,争取2023年全镇所有村居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