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这一周:锚定“走在前列” 争取更大光荣
4月11日,《山东新闻联播》头条关注淄博探索基金招商新模式,探索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提高财政资金运作效率,形成“产业+基金”融合发展新格局。
从4月11日开始,我市部分学校陆续恢复线下教学。在此之前,学校也做好了相关的疫情防控措施。
4月12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职工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基金监管工作向社会进行了权威发布。
我市将改进护理服务费用结算模式。参保人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机构发生的护理费用,实行按照床日定额结算的办法,居家护理实行护理服务套餐的形式,在蕞高支付限额内按75%报销结算,意味着参保职工每月可以享受护理补助金限额,由原来的1200元、900元、600元增加到1350元、1050元、675元。
《山东新闻联播》全程记录:36小时多部门联动 700多吨超大件高端装置运抵淄博
为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山东多部门联动,成功完成总重746吨、总长120米的超大件公路运输任务,创造了近年来山东大件运输的蕞高车重纪录。
4月14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审议有关工作事项。
4月14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有关内容和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并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交流探讨。
4月14日,市委书记江敦涛调研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整合各方力量,贯通治理体系,狠抓执行落实,以全面精准有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月15日,全市系统集成改革暨“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动员部署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安排部署我市今年重点改革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勇闯改革“深水区”、跑出改革“加速度”,以系统集成改革之力塑转型跨越发展之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2022年淄博市(临淄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暨电科北方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4月15日,淄博市(临淄区)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暨电科北方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40个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338.8亿元。
4月15日,市委书记江敦涛,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晓磊会见了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新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罗跃成,总工程师赵忠生一行。江敦涛表示,近年来,在国铁济南局关心支持帮助下,淄博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对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位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4月15日,《淄博市养老服务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方案》聚焦推进品质民生建设,打造福寿安康的颐养之城,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70家,拥有各类床位3.5万张,长者食堂助餐服务更加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淄博市坚持做好“优存量”和“扩增量”两篇文章,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山东省2021年度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位列一等。
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在太空出差六个月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圆满完成任务成功返回地球,我市各界群众对三位航天员的壮举纷纷点赞。
4月17日下午,市委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省委工作要求,分析研判形势,研究部署下步措施,坚定不移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奋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积极搭建平台、载体,让优秀的手造文化产品走向国际,讲好山东故事,弘扬中华文化。《山东新闻联播》聚焦博山琉璃创新突破,打开国际市场。依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这块金字招牌,博山区充分发挥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出台扶持方案,加快培育陶瓷、琉璃产业优势人才和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前,博山区文化产业出口企业达158家。
第131届广交会于4月15日到24日在线上举办,我市积极组织企业通过“云上”参展,拓市场稳外贸。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