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淄博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与淄博科学城规划建设一体化统筹的建议办理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淄博科技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与淄博科学城规划建设一体化统筹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高新区在前期已编制的几轮科学城概念规划中,将淄博科技工业园纳入其中,并在产业规划、用地布局、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做了通盘考虑。近期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科学城概念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我们将把你提出的科学城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议积极纳入其中,并在市国土空间规划中落实。
二、关于科技工业园基础配套资源要素支撑
目前,全市正在加快推进园区增容扩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协调各区县相关部门,统一开展区域规划,整体进行道路交通、供热、供水、排水等专项规划内容研究编制工作。根据规划成果,联合融资、联合投资,跨区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统一打通路网、打破水电气暖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区域界线,实现建成共享资源、共享利益、共同管理的区域,成为淄博发展新高地。
按照市总体发展思路规划,将您提出的建议相关内容纳入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并逐步完善园区配套,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积极推动科技工业园片区与淄博科学城融合发展。按照淄博市“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桓台县也正在积极对接淄博科学城项目发展规划和建设工作,通过高水平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管理,努力将该区域与淄博科技工业园统筹规划、一体化发展。
目前,按照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工作要求,我市各区县正在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根据划定规则,各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目标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确定的目标。从永久基本农田中调出稳定耕地和稳定耕地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要逐地块说明理由,并提供真实、规范、合理、详细的举证材料,确保调入精准、调出有据、成果标准、图数一致。鉴于我市现状稳定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指标任务“倒挂”的情况,如果缺乏真实、合理的举证材料,将淄博科技工业园内部的所有稳定耕地调整为建设用地的难度非常大。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根据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任务指标,统筹确定各区县保护任务,力争为淄博科技工业园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保障。
目前,我市已确定“淄博科学城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张店经开区(淄博科技工业园)也已纳入淄博科学城区域约30平方公里的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机遇更加突显。市委书记江敦涛同志对淄博科技工业园提出明确要求:“要下决心把淄博科技工业园做好。要加强与天集集团的合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帮助我们把园区运营好。 要把园区里的土地资源利用好,在保障村集体、村民利益的前提下,整合各类要素资源,由政府主导开发利用,将园区打造成金融和轻制造业发展的高地,打造成全市的科创、研发基地”。 但是,淄博科技工业园处于西邻的桓台创智未来产业小镇、东北邻的高新区之间位置,规划存在各方统筹协调不够紧密,缺乏市级层面统筹指导和计划的一致性,存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源利用各自为战的弊端,造成整体规划的碎片化和片面化,以及业态重复、同质化竞争、资源浪费等问题,断头路、道路路状与发展不符等问题也很突出。科技工业园土地资源要素短板明显,对于融入科学城整体规划和一体化发展形成障碍。 实例1:上市企业安泰爱科科技公司,该企业坐落于园区兴园路3号,其东北侧存在废弃厂房约70余亩以及东侧沙石存放场地约30余亩,土地性质为工业建设用地,土地权属为高新区南石村集体建设用地。“十四五”规划中,公司设想在淄博拟投资约10亿元(直接投资约6亿元,带动投资约4亿元),新增5000t/a高端应用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生产能力。如此前景的高科技央企,由于受到跨区域联动和协调的制约,导致企业项目推动举步维艰。 实例2:兴园路是科技工业园中的断头路,东至张店区与高新区交界处,如果东延至张田路,即可极大方便企业通行,但是受地域联动限制,无法实现横穿与张田路相接,故谈不上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实例3:齐新大道,在高新区段已实现了双向六车道,而在科技工业园区至桓台县界,依然停滞在建园之初的通行条件,与目前推行的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基地化、高端化的发展理念明显不符。 实例4:桓台县主导的创智未来产业小镇,处于淄博科学城与周边区域的空间发展规划之中,但是在产业谋划、基础建设、公共服务、河道水系、生态建设协同联动一体化发展上,目前未实现与科学城规划一体化统筹。 实例5:科技工业园现状控规面积仅有5.88平方公里,园区内部和周边尚有约2000亩的农用地,直接影响着项目落地,园区也面临扩大规模的制约,对于落实市委要求和融入科学城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非常不利。 建议: 1、基础设施建设上,本着路网建设作为主动融入的先手棋的思路,着眼于科学城的统筹规划,将连接科学城东西道路的主要交通干道齐新大道并入科学城规划中统筹考虑,纳入市统筹的重点项目,依据科学城的建设标准进行提升改造,加强科技工业园与科学城的融合;对兴园路等断头路,建议打破区域限制,由市级统筹,东延与张田路连接,提升营商环境,实现服务企业“蕞后一公里”。 2、着眼于科技工业园的产业定位,对水电汽暖等基础配套资源也要突破与高新区的区域界限,考量解决跨区县地域调整,为园区企业增容扩产提供要素支撑。 3、从工业园区的区域整体性考虑,建议将齐新大道以南,原山大道以东的桓台县约3.5平方公里的区域与淄博科技工业园统筹规划,一体化发展。 4、把淄博科技工业园内部和周边约2000亩的农用地,借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之际,调整为建设用地,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网站标识码: 3703000034
为确保蕞佳浏览效果,建议电脑屏幕分辨率大于1280x768 使用IE9及以上浏览器进行浏览 未经授权禁止镜像。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