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年产3万吨番茄的智能温室迎来“开门红”
1月5日,淄博市农发集团首个以智能植物工厂为先导的数字农业项目在桓台县果里镇实现采收,成功产出头部茬有机番茄。项目2021年7月正式开工,截至目前,智能植物工厂1#温室已建成投产,由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番茄日产量蕞高可达20吨以上。2-6#温室年内完工,预计全部投产后,可实现番茄年产量3万吨,产值6亿元,创造800余就业岗位。
所谓智能植物工厂,就是无需泥土,不洒农药,不受自然环境影响,通过数字化操控植物所需的光照、温度、营养等要素,在完全工厂化的条件下生产植物,代表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单个温室就配备423个传感器,以及1165个控制器。对植物工厂内部的温度、光照、水肥、空气等相关的数据随时获取、智能调节,为植物365天、24小时提供蕞佳生长环境。
植物工厂采用多层式、立体化、无土栽培技术,向上开辟种植空间。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在同等占地面积的情况下,植物产量大大提高,并且不会对土壤环境产生污染。
智能植物工厂拥有五大智能管控体系,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上百亩植物工厂的轻松管理。
一是BPM系统,打造驱动流程管理。二是ERP系统,实现农场的自动生产管理。三是MES系统,实现了智能管控的协同。四是农场劳动力的调度派遣系统。五是成品仓储管理的WMS系统,实现了一体化的协同。整个科技农场90%都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三、从“种子到餐桌”全链条数据把控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生产计划,把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变成工业化的订单生产模式。产品去化率可达99.7%。
通过数据BI进行预估判断,指导采收作业,准确率可达90%以上。
AGV智能机器人,通过图片分析、数据处理,实现智能采收,提高了50%的人工效率。
全自动分拣、包装,解放90%人力的同时,实现100%的实时出入库管理。
结合市场订单安排出库发货,实时追溯每一盒西红柿的来源。
引进全球先进的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应用于园区屋顶、墙面等多个场景,降低生产运营能耗。
采用现代工业补碳与提纯技术,配合市政供热,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节约能源成本60%。
引进荷兰文洛式密闭玻璃智慧温室技术,人员必须穿配无菌套装,经过风淋设备,才能进入温室。确保产品“零污染”。
采用比利时熊蜂授粉技术,生物环保,确保产品“零激素”。
应用无土化岩棉栽培和生物防虫技术,确保产品“零农残”。
营造24小时蕞佳生长环境,自然提高植物生长速度,确保产品“零催熟”。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