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淄博高新区2024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原标题:权威发布 淄博高新区2024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2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高新区2024重点产业招商指南》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郭忠全同志,高新区工信商务局局长田金宁同志,高新区招商中心主任闫飞同志,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猛同志介绍淄博高新区2024重点产业招商指南的有关情况,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2023年高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那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高新区深度对标学习合肥经验,以创新完善招商体制机制为抓手,激发项目招引落地活力。
将全区部门(单位)划分ABC三类,13个A类单位负责产业链招引,按照1个管委会领导+1条产业链+一个牵头部门+一张招商图谱+一个专家智库+一支基金,动态更新一图一表,精准聚焦高新区重点产业开展专业招商;10个B类单位结合业务实际,盯紧各自业务板块的企业项目,开展精准招商;23个C类单位全面收集招商线索,做好招商引资的配合服务保障,形成全员招商局面。
2023 年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各招商主责部门开展外出招商活动202次,累计对接项目线个。实现新引进过亿元项目70个、省外到位资金128亿元实际使用外资数2.17亿美元,三项指标总量均列全市头部。
二、近年来,高新区产业链发展工作推进情况如何?2024年,围绕产业链招商有哪些计划和工作重点?
2022年淄博市出台了《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实施方案》并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20条产业链。其中,高新区被确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陶瓷、新医药、环保、绿色能源5条产业链的主导区县,组建了5条产业链推进办公室。2024年2月19日,市产业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全市产业链工作推进会,对产业链链条设置及链长分工进行了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新医药产业链”“先进陶瓷产业链”3个链办由高新区调整至市里,“绿色能源产业链”与“环保产业链”链办仍在高新区。
目前,高新区根据自身产业特点重点打造MEMS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链11条,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绿色能源、环保、机器人、智能装备、新材料等链主企业16家。下一步将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做好高新区产业链发展工作的同时,按照《关于进一步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继续牵头做好高新区主导的绿色能源和环保产业链发展工作。
2024年产业链招商的主要计划:
一是实施精准招引。围绕产业链强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化产业创新、高端突破、特色发展,做优存量产业。通过“中介招商”、“以企招商”、“扣门招商”等方式,拓宽国内外招商引资渠道,招引产业链条上有竞争力的项目,积极培育产业集群。
二是加快平台建设。围绕产业链补链、延链,积极培育、招引、做优增量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MEMS研究院、6英寸MEMS研发制造平台等,全面提升平台的工艺技术,吸引MEMS设计企业聚集。新医药产业支持生物医药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品质提升,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微生态。依托新华制药等建设CDMO模式的医药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落地。
三是坚持招落并举。全力推进淄博芯材集成电路封装载板项目、氮化物陶瓷制造项目二期、氮化物与斯凯孚(中国)合资公司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协助企业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加快项目落地。
三、前面介绍,目前淄博高新区已组建了5条产业链办公室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工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招商是其中重要一环。请问2024年园区招商将如何与此次发布的《招商指南》结合?
一是深化“上门招商”行动。把招商引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依托“两图”“两库”,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配齐一批懂产业的专业招商队伍,结合《招商指南》的产业研究成果,主动对接行业协会组织、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深化头部目标企业“上门招商”行动,对重点招引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
二是完善专业园区建设。对标国内外一流园区,推进我市专业园区建设,强化配套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园区管理机构,引导产业园区集中培育1—2个主导产业,增强优质要素资源集聚能力,切实提高园区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统筹策划内部园区推介和招商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招商、汇集项目,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
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培育。梳理汇总企业用工需求,瞄准国内专业院校开展专项聘请;强化校企联合,支持企业在职业院校设立对口专业,形成“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育模式;实施人才“分层培育”行动,开展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座谈活动,组织产业专家、管理专家集中授课交流,实现企业人才本地化培育,形成管理、技术人才的成长支撑。
四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与其他区县联合开展协同创新、优良营商环境、健全政企沟通、做好要素保障,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为企业扎实做好政策供给,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产业升级、链群提质,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来源:博览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