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先创区:“定制园区”涵养产业生态
先导新型显示用ITO靶材及其它薄膜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产后实现产能50吨,产值约5亿元;正诺化工2.45万平方米厂房钢结构主体已完成,预计年底前进行设备安装;启动区5万平方米厂房承接淄博高新区4家搬迁企业(瑞国冶金、晨洋动力、汇杰机械、御风动力)项目完成主体4.2万平方米建设……11月14日,走进淄博先进制造业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淄博先创区)智能微系统产业园C区,“让企业说了算”的“定制园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淄博先创区在建的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园C区等3个产业园区有一个共同特点,从规划起步开始,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内部功能规划,全部是根据入驻企业实际需要,完全由企业做主。”淄博先创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文珂说,小到一个项目,大到一个园区,淄博先创区“定制园区”新模式,充分满足企业对场地、生产设备、加工条件的需求,为入区企业量身打造一个“拎包即住”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产业园一期蓝固固态电解质项目
园区怎么建?企业说了算!淄博先创区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产业园区,打破“先筑巢后引凤”的传统建设模式,让产业园区真正成为企业的“私人定制”,避免了企业入驻后对厂房进行二次装修等成本投入。目前,已招引先导ITO靶材及薄膜材料、蓝固固态电解质、预制菜、工陶院膜材料等21个项目。三大产业园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建设完成厂房主体面积约50万平方米,逐步形成“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的项目建设梯次循环推进模式。
有形的“作战图”挂在墙上,无形的“作战图”挂在心上。淄博先创区充分发挥“项目推进工作专班+项目服务专员”运行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围绕整体规划,绘制了三大园区雨水、污水、供电、热力、燃气等基础配套3-5年实施图谱,并结合已落地项目需求,有序推进先导项目供电工程、新能源产业园供电工程及雨污水管线工程、果里大道雨污水管线工程等,全力推动项目建设速度再加快、进度再提升、时间再提前,冲刺四季度,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规划建设是“私人定制”,政府服务同样也推行“私人定制”。一直以来,淄博先创区始终在“企业至上”上做足文章,根据产业园区定位,发挥先导、蓝固等龙头企业以及国创中心等平台机构参与产业大招商,推动以商招商,带动全产业链项目在产业园区内聚集。为经层层筛选符合入驻条件的企业提供个性化“一对一服务包”,全力靠上对接洽谈,提供定制化入驻服务,逐步形成龙头带动、产业聚集、链式发展的产业生态。截至目前,重点在谈项目15个,总投资76.94亿元,项目全部落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55亿元。(淄博日报记者徐勐)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