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桥头堡”内春意暖“西大门”里忙正酣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在王村镇“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高效农业种植区郭牌西瓜大棚内,上万株西瓜苗整整齐齐、郁郁葱葱,拳头大小的西瓜挂在枝头,长势喜人。
室外温度-5度,室内温度26度,一走进温暖的大棚内,记者的眼镜和相机的镜头上就布满了厚厚的雾气。郭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周村基地负责人李仲夏兴奋地告诉记者,预计3月初,头部批种植的精品小西瓜便能上市。“我们企业历时十年研发培育的早春蜜西瓜,授粉坐果周期短,易管理、早熟、果型好、甜度高、抗病性强……”提起自家西瓜的优点,李仲夏滔滔不绝、如数家珍,更让记者吃惊的是,这样的西瓜成熟后一个可以卖到100多元。
大棚里智能化的调控设备运行有序,通风降温、浇水等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实时操作,可以说科技感满满,绿色又高产。“我们在潍坊、滨州等地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现在慕名来要苗子、学经验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不在少数。”李仲夏自豪地向记者介绍到,以西瓜育苗为例,从一粒种子到一棵苗,郭牌形成了30多个节点、上百步技术规范,仅播种这一个节点,在播种的深度、种子的方向等,都有详细的操作规范。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看着逐渐长大的西瓜,承包大棚的果农马金国内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承包一个大棚需要2万多元,西瓜成熟后,公司以13元/斤的价格回收头部茬西瓜,一个大棚约有5000个西瓜,近1.5万斤,除去请的帮工、水电和其他费用,预计一个大棚能有8-10万的收入。”据悉,公司回收头部茬西瓜为承包户“兜底”以后,第二茬西瓜归承包户自由支配,想卖就卖,想自己吃就自己吃。
离开郭牌西瓜的大棚,驱车而行不到5分钟,便来到了位于智慧农业示范区的彭东智慧农业项目,一座座现代化智能温室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种植的果蔬长势喜人。“这几个大棚是无土栽培的果蔬,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实时查看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状态,还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完成通风、补光、浇水等作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个大棚只要2名工人就可以实现作业,并且与传统的浇灌相比,能够节水节肥至少一半,使生产作业更规绿色高效。
“高效农业种植区、智慧农业示范区,是我们王村镇‘六山一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主要抓手,盘活了低效土地,唤醒了‘沉睡’的资源。下一步,我们还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高标准的冷链物流储藏区,为产业园区的生产—仓储—运输产业链提供配套保障。”王村镇农委主任王迎介绍道,“六山一台”涵盖凤凰山、金山、簸箕山、卧虎山、葫芦山、无影山、钓鱼台,包含宁家村、河东村、东阳夕村、彭家村、彭东社区等共计13个村庄、社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打造出一产有基地、二产有加工、三产有营销,并辅以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新型社区等功能的农业产业园区。
强农业固基础,强工业促发展。离开王村镇的农业种植区,记者又赶到位于王村镇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基地的山东盛工绿筑科技有限公司装配式建筑集成项目现场,工人们吹响节后开工号角,抢抓工程进度。“企业主要生产厂房、仓储用房、办公楼等,新上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生产线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组件;PC生产线万平方米混凝土预制件,计划12月竣工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额10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投促部长朱凯介绍道,所谓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直接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比较方便快捷,极大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量,节约材料、降低浪费、更加环保。据了解,基地内骨干企业还有联强住宅工业科技(淄博)有限公司、中材绿建(山东)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聚力打造辐射济南、淄博、潍坊、滨州、东营等周边地区的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基地。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新的一年,王村镇将全面贯彻落实‘三提三争’动员大会精神,聚焦全区‘126’发展思路,加速推进总投资50.88亿元的12个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济淄同城先行区契机,着力打造齐鲁科创大走廊周村产业带,以精准转调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奋力在‘品质活力、强富美优’幸福周村现代化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走在前、当标杆,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王村力量。”王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袁钊信心满满地说道。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