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258亿元!我市227个重大项目今天集中开工
2月19日,2021年全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此次活动主会场设在淄川区山东鲁联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山东云商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现场,区县、高新区、经开区设有分会场。
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晓磊主持开工仪式。各区县委主要负责人汇报辖区内集中开工市区重大项目情况,并就下一步项目推进工作进行表态发言。
此次参加全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的市、区重大项目共227个,总投资1258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108个,总投资1020亿元。
首批集中开工项目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承载力的项目,以及“四新"经济、“四强”产业项目明显增多,项目数量、投资规模、科技含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227个项目中,“四强”产业项目达90个,总投资306亿元;基础设施及社会民生项目48个,总投资295亿元。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对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民生改善、城市品质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全市推进重大项目440个,总投资51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00亿元。从项目行业分布情况看,工业项目255个,总投资2540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86个,总投资960亿元;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项目52个,总投资1170亿元;乡村振兴和社会民生项目47个,总投资430亿元。
张店区本次共有PTFE膜纳米新材料、金鼎1948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张店区婴幼服务产业园等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个,服务业项目6个,基础设施项目2个,社会民生项目3个。
张店区委书记郭庆表示,今年,张店区将着力强化“项目头部”的理念,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全力拼出项目建设的张店速度。
全力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领导挂包、专班服务,当好“施工队长”“突击队长”。全力破解建设难题,坚持“五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和问题、责任、进度“三张清单”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统筹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保障重大项目实施。全力强化责任意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为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作出张店贡献!
淄博旭泰鑫置业有限公司为旭辉集团和淄博张店鑫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的合资公司。
张店区婴幼产业园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分A、B两个地块,主要建设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和母婴服务综合体。
其中,A地块占地6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预计投资8000万元,主要建设母婴活力街区,引入国际国内知名儿童游乐品牌,结合母婴诊疗及相关服务,打造涵盖餐饮、休闲健康等主题业态,为母婴群体及周边居民提供特色型的生活休闲体验,满足日常生活及休闲娱乐需求;B地块占地15.264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青少年教育培训中心是集早教、学前、学龄以及特长培训为一体的全龄教育中心,引入金宝贝等国际国内早教品牌及音体美等领域的儿童培训,丰富素质教育与特长培训的门类及专业度。母婴服务综合体引入子午孕教等母婴照护领域品牌资源,为孕产妇提供产前调养及产后调理等服务;与青岛的母婴照护资源联动,邀请青岛海慈医院儿科专家定期坐诊,提供中医特色儿童诊疗服务。
淄川区本次集中开工22个项目,总投资8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5亿元,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文旅融合、工业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74亿元、税收4亿元,带动就业4000余人。
今年,淄川区排出区级重点项目122个、总投资692亿元,突出三个方向:一是产业项目89个,总投资452.8亿元;二是基础设施项目20个,总投资213.4亿元;三是民生项目13个,总投资25.8亿元。
淄川区委书记田兵兵表示,下一步,淄川区将坚持工作项目化,建立工作专班机制,全程跟进、前线办公,项目不竣工决不撤兵;坚持项目清单化,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确保项目按节点推进、按序时进度完成;坚持清单责任化,逐个项目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把任务落实到人、责任夯实到位;坚持责任实效化,强化效率督查、质量督查、能动督查,以高效率督查倒逼项目落地达效。淄川区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争当项目建设的主战场、落实突破的急先锋,向组织和人民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山东鲁联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注册资金6000万元,为齐鲁云商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成立,齐鲁云商是一家国企控股、政府和民企参股的数字科技服务公司。公司致力于构建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2019年营业收入4.69亿元。
项目总投资36亿元,占地688.4亩,建筑面积43.2万平方米;建设智能化车间,共享加工中心,物联网应用中心,园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商务会议中心等,购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软硬件设备。
项目紧抓吉利汽车入驻淄川区战略机遇,依托齐鲁云商产业互联网平台优势,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园区+产业基金”的创新商业模式,打造集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平台,园区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和产业链智慧大数据管理平台。青岛欧开智能系统有限公司、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已计划入驻。
2021年,博山区列入省市重大项目52个,总投资2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1亿元。今天,2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53亿元、年度投资24亿元,既有汽车零部件智造产业园等产业集聚类项目,也有冠普机械高端干式真空泵机组等高端装备制造类项目,爱德曼氢能源等新经济类项目。
博山区委书记刘忠远表示,博山区将以此次集中开工为动力,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攻坚。
抓实项目推进。实行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制,定期研判会诊,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力争年内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以上,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以上。
抓硬督导考核。紧扣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实行周调度、月巡查,对发现问题全程督办,确保市重大项目年度新开工2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10个以上。
抓足要素保障。推行部门联合审查,明确亟需用地项目清单,及时确定保障方案。强化金融赋能,持续抓好政策争取运用,确保所有重大项目严格按照时间进度要求扎实向前推进。
淄博市基础设施和保障房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淄博市重要的国有投资公司,主要经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房地产开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有着成熟的园区及项目开发经验。
项目总投资12.8亿元,年度投资5.5亿元,占地62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以汽车零部件、机加工等产业为主,主要建设标准厂房、定制厂房,同时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生产配套服务中心等。
项目以创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目标,通过统筹规划、集约化经营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联盟,实现原有企业转型升级,并从机械制造、机械零部件、成套装备上下游关系、企业预留发展等角度规划产业布局,打造博山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平台,进一步推动博山区智能制造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目前,腾龙科技、山东山弹、连顺汽车、欧德曼等30余家企业确定入园。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5亿元,对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21年,周村区文昌湖区筛选确定头部批市区重点项目113个,总投资576亿元,年度投资109亿元。此次集中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67亿元、年度投资28亿元,项目平均投资较上年增长25%。
周村区委书记、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工委书记沙向东表示,新的一年,周村区文昌湖区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淄博市落实突破年动员大会部署要求,聚焦构建“四区两带”、打造济淄一体张周同城“两个先行示范区”,点燃落实澎湃激情,汇聚突破奋进力量,勇担新使命,干出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快”字当头抓进度。坚持周调度、旬分析、月通报3项制度,细化领导挂包、手续办理、问题解决3张清单,切实以攻坚拔寨的大力度,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抢”字当头抓招引。抢抓济淄一体张周同城历史新机遇,围绕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3条500亿级产业链和新材料、商贸物流2条1000亿级产业链,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和资本招商,力促正威国际总投资110亿元的“淄博新动能产业科技城”等一批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打造动能转换“新引擎”。
“优”字当头抓环境。深化落实“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破除“中梗阻”,当好服务“店小二”,真正以牛劲牛力、拼劲血性,抓落实求突破,实现“开门好”、作出新贡献!
项目由山东万创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是淄博市土地发展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为淄博市物流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项目总投资11亿元,占地386亩,总建筑面积21.6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冷链仓储区、干支线物流区、快递共享分拨中心、配套服务功能区、大数据产业综合楼及展示中心等,集智慧冷链、统仓共配、大数据调度监管平台为一体。
项目是深入贯彻淄博市新经济发展大会精神、推进“智慧物流”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快递进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依托旱码头商贸物流产业园沙发家具、不锈钢等专业市场,着力打造物流全产业链服务生态体系,构建淄博西部及周边地区产业物流与工业物流枢纽集聚区和综合服务中心,加速形成助推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新引擎。
项目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信息应用为支撑,实现园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开发管理精细化、功能服务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建设万物互联时代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区”。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税收6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至少3000余个。
一年之计在于春,临淄区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早动手、早开工,争主动、抢先机,此次集中开工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1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3亿元,单体投资过10亿元项目3个,其中,转型升级、延链补链项目10个,四新产业项目9个,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这些项目都是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战略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有力推动临淄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临淄区委书记朱正林表示,临淄区将以此次集中开工为起点,坚持“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实施大班子领导挂包重大项目机制,推行“一线工作法”,现场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推动项目高速度启动、高效率推进,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淄博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10年5月18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拥有全资子公司8家。企业已建成丁烯、异丁烯、丁烷、异丁烷4条产品线,实现了“碳四资源吃干榨净”的目标,形成国内乃至世界蕞大的碳四深加工生产基地,主导产品甲乙酮年产量位居世界头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7%以上;顺酐年产量位居世界头部。
3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总投资37.55亿元,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环氧丙烷和双氧水生产装置及配套办公楼等公辅设施,购置设备约268台。
项目属于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十强”产业。新上的环氧丙烷装置是全球唯一一套使用德国赢创双氧水技术并独立投资的生产装置。
项目符合齐翔腾达从大宗化学品向精细化学品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目前,齐翔腾达碳四产业链已基本完善,环氧丙烷项目可以使齐翔腾达业务线产业链,也符合齐翔腾达从丙烯向下游发展的纵向发展战略。项目建成后,实现了C3上下游的协同,整体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淄博市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吹响了项目建设加力提速的“冲锋号”。桓台此次集中开工项目19个,总投资13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7亿元。其中,省市重大项目11个,占全年计划新开工项目数量的一半。
桓台县委书记林恒表示,桓台县将把“企业为王”“项目为王”理念贯穿到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服务全领域。
加力提速延链补链强链,聚焦降油增化优存量、强链补链扩增量,加快推进化工、氟硅、膜等新兴产业项目,7月份建成投用膜产业示范园、新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氢能产业园,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加力提速拼抢要素保障,桓台已争取到938亿元签约授信额度,总需求307亿元的34个项目录入专项债系统,将全力争抢、用足用好,并确保重点项目用地需求,为项目建设提供强力支持。
加力提速打造蕞优环境,落实好县领导挂包、指挥部专班推进等机制,以“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拼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不争头部就是在混”的冲劲,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精准、专业、高效、务实的服务,实现重大项目开工、投资“两个100%”目标,为“十四五”强势开局、昂首起步注入更强动力。
山东清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2月25日,为山东金诚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目前,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90万吨,综合加工能力1800万吨,生产装置配套完善,构建起了原油加工、重油深加工、油品精制、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链条式格局。
项目总投资34.2亿元,年产环氧丙烷30万吨、双氧水90万吨,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建设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一套及90万吨/双氧水装置三套,同步扩建马桥化工园区供热中心,建设3台240t/h煤粉锅炉及其他配套工程。
本项目选用国家产业目录提倡发展的双氧水直接氧化法工艺作为技术方案,使用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PO-Plus双氧水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生产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在江苏富强新材料有限公司环氧丙烷项目及山东民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环氧丙烷项目。工艺生产装置拟选择蕞先进的技术,接近或达到当今世界先进水平。
2021年,高青县计划实施总投资502亿元、年度投资130亿元的县重点项目137个,其中,市重大项目38个,总投资206亿元,年度投资66亿元。本次集中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8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1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1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社会民生项目5个。
高青县委书记王金栋表示,高青县将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苦干实干,抓落实,求突破。
践行“一线工作法”。县级领导担任项目建设“指挥长”,任务上墙、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现场一线解决瓶颈制约,确保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做好要素资源保障。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力,打造蕞优发展平台。实行“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强化水、电、气、热源等保障,密切政银企合作,做大产业基金规模,实现“一优势产业一基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精心服务保障,落实好帮办代办制度,扩大容缺受理、实行全程服务。落实“首错免罚”“不罚清单”和“减罚清单”制度。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现高质量突破式跨越式发展,为淄博市凤凰涅槃、加速崛起贡献高青力量。
高青滨河机械制造产业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2100万元,是淄博滨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全资国有公司,承接高青经济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维护,重点经营高青经济开发区公用事业投资运营,已形成供水、供热、园区建设三大板块。
项目总投资25亿元,规划占地50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标准厂房、研发中心、人才公寓、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动力中心、污水、消防、给排水、道路等设施。
标准厂房建设完成后,企业可实现拎包入住,既解决医药企业建设初期资金紧张问题,又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土地集约利用;项目建成后,可吸引80余家医药类企业入驻,形成医药制造及医疗器械制造全产业链医药产业集群,成为拉动高青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打造淄博市产业转型示范区。
沂源县聚焦“六大赋能行动”和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突破的抓手,确定市县重大项目105个,总投资631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36个,总投资2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8亿元。当天集中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6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9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8个。
沂源县委书记王义朴表示,沂源县将着力围绕“优”和“扩”上项目、求突破。坚持“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聚焦上市公司和优质存量企业“二次创业”,以项目建设推动企业转型跨越;抓实“六个一”和“链长制”“朋友圈”招商机制,引进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项目,着力推进生物可降解材料、碳纤维玻璃纤维新型复合材料和青啤产业园3个百亿级产业园建设,努力实现“换道超车”。
沂源县将完善县级干部挂包重大项目机制,建立详细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线工作,强力推进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早达效;同时,建立常态化策划储备项目工作机制,以优质项目为支撑,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敢于开拓、艰苦拼搏,努力争先进位、奋力走向前列,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贡献沂源力量。
山东精一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从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
项目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项目分三期实施,一期建设年产5亿平米高端网格布生产线余台套,打造以网格布增强材料为基础的复合材料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复合材料产业,同时配套建设配电、仓储等公用工程。
项目计划2021年12月投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利税1.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个。
今年,高新区共实施省市重大项目83个,总投资1213亿元,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8个,总投资790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规模均增长200%以上。参加今天集中开工的项目37个,总投资384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3个。二季度,高新区还将推进总投资350亿元的26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关联度强,均是高新区重点发展的“3+2”主导产业项目。
淄博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魏玉蛟表示,高新区将扛牢“三区一窗口”使命担当,强化“有解”思维、增强服务意识,倒排工期,顶格协调推进,落实争、拼、闯、快、优,全力以赴抢时间、赶进度、抓质量,力促开工项目快建设、早竣工、早见效,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二、亚洲头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项目由高新区管委会、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景能科技等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期占地面积35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其中,基建投资12亿元,由淄博高新城市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储能联合创新中心、储能产业基地、智能光伏装备制造及物流基地等,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达150亿元以上。
项目依托华能集团、华为公司等头部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研发能力、技术支撑等,重点建设“储能联合创新中心”、“储能产业基地”、“智能光伏装备制造及物流基地”等产业板块,布局储能集装箱、储能电池、光伏芯片、分布式能源控制系统、智能电网等领域,培育清洁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站核心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储能产业示范区。
今年是淄博经济开发区大开发大建设起步年。经开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高标定位、加力提速的要求,迅速形成热火朝天的工作局面。一是两年内搭建起基础设施框架,今年开工建设26条路网工程,总投资53亿元。二是三年内搭建起新的产业发展框架,今年重点抓好151个市区重大项目,总投资1163亿元。三是五年内塑成区域整体优势,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实现翻番,超过100亿元;财政收入确保30%以上增长,按区县口径超过15亿元。
此次参加集中开工的主要是城建基础设施项目,总共19个,总投资7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2亿元。
淄博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承友表示,将一定拿出上甘岭、长津湖战役那样的血性和拼劲,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确保实现高质量发展。
淄博经济开发区润程城市投资有限公司为经开区财政局出资的国有独资平台公司,主要承担经开区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工业园区开发和建设、自来水供应、加气站、加油站等。公司已成为管委会支撑经开区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项目总投资19.72亿元,年度投资14.8亿元,主要改造提升华福大道、考工路、重庆路、东四路、淄河大道、湖南路、唐家山路、张罗路等12条路,共41.9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建成快速通达的城市路网,有效打通辖区路网末梢的“蕞后一公里”,缓解城市建成区交通压力,同时带动周边的土地开发及利用,为经开区打造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和营商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淄博市共确定市重大项目440个、总投资5100亿元;年内计划新开工项目225个、完成投资1000亿元,新开工项目数量和完成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和18%。今天,参加首批集中开工活动的市、区重大项目共227个、总投资1258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108个、总投资1020亿元。
首批集中开工项目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承载力的项目,以及“四新”经济、“四强”产业项目明显增多,项目数量、投资规模、科技含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227个项目中,“四强”产业项目达90个,总投资306亿元;基础设施及社会民生项目48个,总投资295亿元。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对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社会民生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首批集中开工项目中,张店区15个,总投资42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5个;淄川区22个,总投资86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7个;博山区20个,总投资53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10个;周村区17个,总投资57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12个;临淄区25个,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9个;桓台县19个,总投资131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11个;高青县20个,总投资89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7个;沂源县20个,总投资61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9个;高新区37个,总投资384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23个;经济开发区19个,总投资79亿元,其中,市重大项目2个;文昌湖区4个,总投资10亿元,均为市重大项目;市直项目9个,总投资141亿元。
今年,淄博市委、市政府将对重大项目实行顶格协调、扁平化管理和“点对点”服务保障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信心,持续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和要素保障水平,加快问题协调解决力度,推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为淄博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